本網訊(首席記者旭昇報道):日前,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音樂舞蹈曲藝研究所主辦,陵川縣文化和旅游局、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承辦的“太行書會”品牌行巡回演出來到太原,在太原市藝校新時代劇場進行了互動演出。
圖為陵川縣盲人宣傳隊的孩子們來到了太原市藝術學校。
圖為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師旭東(左),安全科科長胡飛(局長后),來到太原市藝校,聽取校長張朝陽(右)、書記王小東(中)匯報演出安排情況。
圖為太原市藝校副校長楊永蘭正在接待盲人宣傳隊隊長侯安風女士。
圖為太原市藝校書記王小東,教務主任榮曉燕,曲藝班負責人王瑞璘正在盡心商議安排巡演的相關事宜。
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成立于1946年,70多年來,他們長期活躍在太行山深處,6代盲人曲藝隊員靠著兩條腿,走遍了陵川縣1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總行程超過30萬公里。4.2萬個各類演出節目全部緊密配合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大力宣傳英雄模范人物,激勵人們積極投身國家建設事業,累計演出10萬余場,觀眾達2000萬人次,被人民群眾稱為“太行山上的文藝輕騎兵”,被評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他們表演了沁洲鼓書《包公散心》臨縣三弦書《人心期盼》,陵川絲弦書《初心曲》,器樂合奏《幸福鄉村》,陵川鋼板書《退錢》、《蹚出新路奔小康》等經典節目,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
圖為陵川盲人宣傳隊正在演出。
京東大鼓表演藝術家李文剛、太原蓮花落傳人姚崇善,也獻上了精彩的表演。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與我校頗有淵源, 2018年底,他們曾應邀參加了由太原市藝校承辦的山西省省城第六屆曲苑迎春文藝晚會,與學校師生同臺演出,共同交流非遺技藝的傳承發展。
圖為:詩朗誦《我的夢》表演者:陵川盲人宣傳隊。
圖為陵川鋼板書《蹚出新路奔小康》表演:陵川盲人宣傳隊。
太原市藝校在傳承好山西本土劇種—-晉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又主動擔負起曲藝傳承的重任,培養的2000級首屆曲藝班學生,目前活躍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曲藝舞臺上,更是山西省曲藝界的主力軍。2012年又重開曲藝班,增設了相聲、快板、太原蓮花落、單弦、曲藝理論等課程,采取“兩鍋下”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更多知識,而且對傳統曲藝起到了傳承保護作用。
圖為太原蓮花落傳人姚祟善演出《首善迎澤》
圖為著名京東大鼓表演藝術家李文剛表演京東大鼓《俏皮人》
圖為沁州三弦書《包公散心》表演者:李彩英
圖為臨縣三弦書《人心期盼》 表演者:薛衛濱
此次巡演“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魂育人”主題,與學校開展的“立德樹人鑄師魂,思政教育潤心田”系列思政教育活動不謀而合。近日我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思政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學校特點,深入探索挖掘思政課程教學和內容,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堅持在保持學科特色的基礎上滲透思政元素,堅持將法制教育、掃黑除惡、禁毒教育、網絡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打造大思政格局。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的到來,更是通過用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曲種編創的喜聞樂見的說唱節目,為藝校師生上了一堂浸潤心田的思政教育課。
圖為大原市迎澤區委常委,老軍營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杜志強,太原市文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廣亮,山西省音樂舞蹈曲藝研究所副所長李日泉,山西省音樂舞蹈曲藝研究所基礎研究部主任李成麗,國家一級導演韓雅麗上臺與盲宣隊演員合影留念。
“江水有了信念和力量才能沖破高山的阻礙,開創九曲回腸的壯美;種子有了思索和執著才能沖破石頭的重壓,彰顯堅毅不屈的偉大;生命有了關愛和互助才能擁有幸福的秘訣,度過快樂寧靜幸福的人生……送走所有的陵川的孩子們。我思緒萬千,人的生命尤如一本厚厚的書,只有封面和封底有別人設計,而內容需要自己去書寫,若沒有奮斗的汗水,怎么能寫出充滿大愛,充滿能量的教科書呢?這節思政課,讓所有在場的師生眼淚掉下來,掌聲響起來……陵川肓宣隊的藝術家們辛苦了謝謝你們,歡迎再來!”太原市藝校黨支部王小東書記深情的說道。
( 圖文編輯:旭昇 )
活動后記:
圖為山西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
圖為太原市藝校的學生們正在刻苦訓練曲藝基本功
圖為太原藝校一角。
圖為太原藝校新時代劇場。
圖為王小東書記正在招待遠道而來的小藝術家們!
文中部分圖片視頻來源于網絡
版權屬于原作者
如認為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系,待核實后予以刪除!